聚集!茶业可持续发展新趋势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聚集!茶业可持续发展新趋势

2025年,是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继1980年正式提出后,广泛进入全球视野的第45年。

近日,国家财政部会同外交部等制定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正式发布、奥地利经认证的可持续葡萄园面积再创新纪录等,是世界各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助推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社会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让人类文明得以持续繁荣和发展。作为全球性、跨行业的时代议题,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对茶业而言,可持续的相关探索与实践,不仅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成果,更是行业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

那么,全球、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哪些重要节点?茶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如何、面临哪些机遇挑战?

brand_alt_mark

△茶山风光(图片来源:勐海县委宣传部)

可持续发展历程一览

回溯绿色发展的45年

"

45年,从概念提出到成果落地,可持续发展经历了这些:

·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

· 1992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积极参与并响应这一全球倡议;

· 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上升为国家意志。

·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明确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

· 2000年以后,政府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出台一系列具体政策,涵盖环境、科技创新、教育等多个领域。

步入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举措等,皆是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体现。

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重要战略,茶业可持续发展情况对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回顾过往,茶业推出的多项绿色低碳、品质安全、包装等相关的标准条例,以及行业在有机茶、生态茶、新茶饮、新茶食等领域的探索,展现茶业在一二三产业各方面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成果。如茶业愈发重视从种植到加工销售全程无污染、纯天然的有机茶发展。全国范围内,福建、广西、云南等地积极推进有机茶认证工作,致力开发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等高标准需求的茶产品,进一步丰富和提升茶业的市场供给与品牌形象。

brand_alt_mark

杰出中华茶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茶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级高级农艺师苏峰表示,可持续发展对于茶行业的重要意义得到广泛认同,具体来看:

经济与社会意义层面,茶产业在可持续发展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质和效率,改善茶农生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生态保护方面,茶产业的发展应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科学利用资源。如福建省坚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的发展思路,以稳定的茶园面积生产出高产量茶叶,便是走绿色生态道路高质量发展茶产业的典型案例。文化传承上,茶叶是丰富文化特色的产品之一,只有可持续发展,茶文化才能得以弘扬与发展,也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制作技艺得到保护与传承。

机遇与挑战

茶业可持续发展情况一探

"

从江西浮梁推进全域茶园生态低碳化管理,到广西六堡茶通过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茶叶全程可追溯,再到福建武夷山市山阳茶创小镇茶文旅发展的显著成效等,全国范围内的茶业可持续发展硕果累累。为探讨茶业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说茶”采访行业多位专家,了解当下茶业可持续发展可能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上,茶行业长期以来受到政府高度重视,政策、资金等支持机遇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能推动茶行业生产加工更加智能、清洁、低碳、高效;消费者更加注重茶叶的健康、优质、性价比等,在一定情况下倒逼茶企产制升级,有利于茶业可持续发展;年轻人逐渐成为茶业消费的重要力量,茶行业不断挖掘满足新生活需求的茶叶产品,新增长点不断。挑战上,产销略显失衡,全球茶叶存在一定产能过剩问题,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来拓展市场空间;中国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个体分散,资源整合难度大,限制生产效率提高,并给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对此,苏峰也为行业后续发展提出建议: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从源头做起,通过科学规划实现适度规模生产,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创新组织结构,尝试将分散生产者组织成联合体等;在加工的初制环节,探索采用新能源等代替传统燃料的新方式,保障加工过程低碳高效,并在精制环节力争实现连续化、智能化等,提升经济效益;同时,需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加工技艺、科技人才的培育,推动茶产业长期繁荣发展。

brand_alt_mark

△茶山风光(“说茶”摄)

除聚焦行业内部发展外,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还有更大的施展舞台。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世界普遍达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共同目标。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总书记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农林领域中,林业和茶业是减排固碳的主要领域。当前,促进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利用茶园生态系统发挥其碳汇功能,加快全产业链减排固碳,推动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更好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brand_alt_mark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叶质量认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强表示,茶产业作为我国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茶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尚存在茶叶绿色发展标准体系不健全、茶叶生产碳足迹研究缺乏、生态低碳相关技术研究不够深入、茶叶碳汇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畅等问题。近年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利用中国茶产业联盟平台,聚焦发挥茶产业生态优势和满足“双碳”时代要求,积极推进生态低碳茶生产体系建设,建立一套标准体系、集成一套技术体系、创新一项产品认证、培育发展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取得初步成效。生态低碳茶就是第一个践行双碳战略的农产品。福建省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也高度重视,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列专项支持项目,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也在生态低碳茶集成技术方面开展茶园低碳发展、加工低碳化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未来,应加强政策扶持,致力于完善茶产业的“碳达峰、碳中和”工具体系,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加大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并通过着力开展茶叶生产碳足迹研究,推动绿色低碳茶产品产销对接,加速市场融合及生态低碳茶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的拓展,构建多方共同参与的推广体系,助推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乎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更在全球环境保护与气候治理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期待未来,茶行业通过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够在促进产业自身高质量转型的同时,为全国、世界的绿色发展贡献更多茶力量。

来源:说茶ShowCha

Baidu
map